傳道書研讀(三)
光之下 –人不知道輕重與好壞
一. 智慧人強如愚昧人:(七:1-8)
1. 「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」(七1):寧可選擇死而有名,勝過生而有膏油(財富)。人若在生前贏得美好的“名譽”,叫他的生命有延續不斷的影響,他死的日子便會更好。如箴言所言「美名勝過大財」(箴22:1)。
「人死的日子,勝過人生的日子」:這是一個平行句,過高尚的生活,獲得美好名聲的人,不必懼怕死亡,因為好名譽較香膏帶來更長遠的影響。死亡及哀悼,比人出生時之歡樂,更能引領人思想人生的問題,叫人醒悟和得到教訓。
美好的名譽包括人的品格、性格和內在的生命;也就是說,有吸引力、有見證的生命比美好的膏油更重要。現代社會是先敬羅衣後敬人,他們注重的是人的外表或外在美。傳道書在這裡所注重的是永恆而非短暫的事情。
這句話也是生與死的選擇,作者認為人死強如人生,因為有意義的人生,就是死也是一種釋放、一種自由或真正的勝利。就如保羅所說:「我活著就是基督,我死了就有益處。…… 然而在世活著為你們更是重要」(腓1:21-24);保羅所說在肉身活著,是為周圍的人的需要。感謝主,在主裡面,我們可以有這樣的選擇。
2. 「往遭喪的家去,強如往宴樂的家去」(七2):往遭喪的家去探訪能叫人想起生命的短暫,以及人需要有智慧地生活。這樣的探訪比前往喧鬧的宴樂更為有益。同時作者提醒我們,到一個遭喪的家是雪中送炭;但往一個宴樂的家,可能只是錦上添花而己。
3. 「憂愁強如歡笑」(七:3):挫折失敗、逆境與順境之間的比較。一般人會選擇一帆風順,但作者說憂愁比喜樂更好。我們人生學習最多、成長最快是在逆境的時候,逆境會使我們更成熟,與神的關係更密切,品格也在逆境中成長。
「智慧人的心,在遭喪之家;愚昧人的心,在快樂之家」(七:4):一個真正有意義的人生,就是隨時留意周圍人的需要,把別人的需要看作自己的需要。這樣,我們一生在人的心中能夠留下永恆的記念,神也會把我們所作的記錄在冊上。
4. 「聽智慧人的責備,強如聽愚昧人的歌唱」(七:5 – 6):愚昧人的稱讚及笑聲是虛空及可厭煩的,但智慧人的忠言,雖然逆耳,卻是苦口良藥。
「愚昧人的笑聲,好像鍋下燒荊棘的爆聲。這也是虛空。」當我們燒柴煮飯時,倘若燒著荊棘,就只會聽到爆聲,甚至把火熄滅;鍋下燒荊棘是有聲無火,沒有實質的功能。
5. 事情的終局強如事情的起頭(七:7-8上):
「勒索使智慧人變為愚妄,賄賂能敗壞人的慧心。事情的終局,強如事情的起頭」;勒索:指利用強迫的手段乘機損人利己。
賄賂:接受賄賂會使一個人的判斷扭曲失效。
☆ 不可受賄賂,因為賄賂能叫明眼人變瞎了,又能顛倒義人的話。(出23:8)
☆ 不可貪戀財利的,擾害己家;恨惡賄賂的,必得存活。(箴5:27)
☆ 不可屈枉正直;不可看人的外貌。也不可受賄賂;因為賄賂能叫智慧人的眼變瞎了,又能顛倒義人的話。(申16:19)
作者在這段提醒我們,不要選擇貪污的愚昧,因為這是短暫的,很快會失去。貪污、勒索和賄賂之間有密切關係,勒索是強迫性的,但賄賂是別人主動的,這都不是智慧之舉,因為早晚都會被人發現,以至聲名狼籍,後悔莫及。
二. 勸人聽智慧的話:(七:8下-13)
本段勸人要絕對相信神,因神所作的都是有益的;萬事發生于我們,都是益的,只要我們愛神,並且適應祂的計畫。
1. 不要急躁惱怒:8下-9節
「急燥」:焦燥、氣餒、煩惱,人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(見雅1:19)。
「惱怒」:激憤的怒氣」,此處指「因受不公平的逼迫而激起的憤慨」。惱怒的言行往往 導致很大的傷害,讓人很難忘記,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失和。
☆ 箴14:29節:不輕易發怒的,大有聰明;性情暴躁的,大顯愚妄。
☆ 箴16:32節:不輕易發怒的,勝過勇士;治服己心的,強如取城。
☆ 弗4:31節:一切苦毒、惱恨、忿怒、嚷鬧、譭謗、並一切的惡毒除掉。
2. 不要追求緣故:「不要說,先前的日子強過如今的日子,是什麼緣故呢?你這樣問,不是出於智慧」(七:10):神所作的都是是的,不要問是什麼緣故,只要順服神所安排的環境。沒有經過造就的人往往覺得今不如昔,結果變得暴躁易怒。老年人容易產生這樣的態度,忘記了過去的困難和自己的短處。以色列人在曠野裡也常常懷念在埃及的日子,以致抱怨曠野的生活,忘了他們是離開為奴之地。
☆ 詩39:9節:因我所遭遇的是出於你,我就默然不語。
不要常因事情不順不公就氣憤惱怒。當我們遇到難處時,要查看整件事情的發展,存心忍耐,這樣必定苦盡甘來。性急人的暴躁也是愚昧的表現,愚昧人的心常懷念過去,不滿現狀。其實人有今天就應該享受今天,把過去的事情放在背後。
3. 認識智慧的益處:(七:11-12)「智慧和產業並好,而且見天日的人,得智慧更為有益。因為智慧護庇人,好像銀錢護庇人一樣。唯獨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。這就是知識的益處。」
加上財富的智慧比單獨的智慧更好,亦可是“智慧像產業那麽好,使見天日的人得到益處;因為人在智慧之陰庇下,像在銀錢之陰庇下一樣;但智慧能使得智慧的人曉得怎樣生活:這便是認識智慧的益處”。
☆ 箴3:13-17節:得智慧勝過得銀子,其利益強如精金,比珍珠寶貴。
☆ 箴8:11節:因為智慧比珍珠更美,一切可喜愛的,都不足與比較。
在逆境時智慧和錢財都能作人的庇護,但智慧更能叫人得生命。一般人會選擇產業和錢財,但作者勸告我們要選擇智慧,因為這才是永恆的,能夠保存智慧人的生命。智慧不單來自經驗,更是來自敬畏上帝,並懷抱未來的眼光,活在當下。
「保全智慧人的生命」:智慧在危急的時候能救人的命,而財富則可能造成富人的死亡。財富可能使人過度縱欲,造成疾病乃至於死亡。但這裡指的不單是肉身的生命。最高意義的智慧會引導人實行真正的虔誠(箴3:13-18;8:35)。
知識的益處:“益處”在《傳道書》中共出現12次。這裡意為知識勝過金錢。
三. 上帝的命定和人的無知
「你要查看神的作為:因神使為曲的,誰能變為直呢?遇亨通的日子,你當喜樂;遭患難的日子,你當思想。因為神使這兩樣並列,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什麼事。」 (七:13-14)
「因神使為曲的,誰能變為直呢」:指人生的不同經歷,痛苦,困難,艱辛和磨練;都不是人可以預防或計畫,也無法改變。在環境平順時,就當歡喜感恩。因為環境順逆都是神所定,要人思想神,鍛煉出信靠祂的心。
“身後”指“將來”,非指死後。“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”是說人生既有苦有樂,無人能確知將來會如何,故應完全信賴神。神要我們在逆境中反省人生,在順境中要常常感恩,惟有這樣,我們才能過一個快樂的人生。兩樣都是對我們有幫助的,我們不要只注重順境,而需尋求每天的生活都有神與我們同在。
來源: youtube@基督教般福堂 & www.sbagape.org/media/biblestudy/OT/htm/Ecclesiastes-06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