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讓貴人願意幫你?

如何讓貴人願意幫你?真正聰明的人,都懂得這4點

我在富書付費社群做了一次寫作分享。

分享結束後,有個讀者發了這樣一段話給我:“你的課程我專門花錢去聽的,從你簡書幾百個粉絲時就關注你了,感覺你成長真的很快,似乎走到哪裡,都有人願意給你機會。”

一直以來,我認為做事要靠自己努力。

但被他這麼一說,忽然醒悟:

每個人的成長,固然需要自己付出努力,但身邊的“貴人”願意給你機會,你的成長會加快一百倍不止,學會向他人借力,才能讓你努力更省力。

就像《定位》裡面那句話說的,更加努力地工作或者學習,很少有機會通往成功之路,幹得更加聰明才是更好的方法。
心理上有個“馬太效應“,放在這裡可以解釋為:
強者往往更強,因為他們能夠吸引到更強大的貴人相助,弱者更弱,因為身邊往往缺乏貴人出現,而人的勢能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長或減弱。
就這樣,人與人的距離就會迅速拉開。

如果努力是一個人的王牌,那麼貴人運就是金牌,後者的價值更高。

今天來聊一聊,怎麼成為一個貴人運爆棚的人?

1.擴大影響圈,縮小關注圈

《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》一書中提出,一個人的圈子分兩種:影響圈和關注圈。

影響圈指的是你能夠影響到的事情,比如你可以寫文章,可以選擇自己的朋友等等,這些都是主動選擇的結果。

而關注圈指的是你每天關注的事情,比如社會上發生了什麼重大事蹟,哪個大咖又拿了活動第一名等,這些是能力範圍外的事情,不受自己控制。

拼多多創始人黃崢,純屬草根出身,家庭背景無法給他提供很好的成功條件,但他26歲就參加巴菲特的午餐,3年上市個人身價達90億美元,超越京東成為中國第16大富豪,成為阿里的競爭對手。

黃崢有個成功的神助攻,就是一路開掛的貴人運。

2002年,名校出身,技術超群的黃崢寫了一篇文章,剛好解決了網易創始人丁磊遇到的一個技術難題,因此丁磊主動跟黃崢交上朋友,隨後又把他引薦給段永平。

一次採訪中,黃崢坦言,“老段對我的影響非常大,陳明永是大徒弟,沈煒是二徒弟,金志江是三徒弟,我算是下一代的四徒弟。”

老段自然是段永平,而陳明永是OPPO創始人、沈煒是Vivo創始人、金志江是步步高的CEO。

2006年,段永平成為第一位拍下“股神”巴菲特的午餐的中國人,而段永平還帶了一位年輕的朋友,此人就是黃崢。

黃崢從巴菲特身上學到了很多創業的價值觀和成功經驗,為他締造一個成功的商業王道提供了正確方向。

而在黃崢遇到了職業選擇時,段永平又給他正確的點撥:

“Google看起來是一家挺牛的公司,值得去看看。對你想要未來創業也是有好處的。去的話至少呆三年,因為一兩年是沒法真正進入重要的崗位真正了解這個公司的。”

此外,段永平還成為黃崢創建拼多多背後的有力支持者,可以說,黃崢的成功。離不開段永平的步步提攜和幫助。

從黃崢的創業軌跡來看,如果他沒有認識丁磊,就無法遇到段永平,自然無法跟巴菲特同進午餐,少了這些關鍵人物的出現,黃崢或許不會締造一個商業神話。

而命運的拐點,在於黃崢的影響力,幫他匹配到了頂級的人際資源。

只有高價值的人,才能吸引貴人主動走近,如果你整天都在關注外界發生了什麼變化,不專注自身的成長,身邊的貴人也不會幫助一個看上去無所事事的人

2.為貴人提供價值

李笑來在《把時間當朋友》中談到,人際交往中,大多數人都偏愛公平交換。

從社交本質來說,貴人幫你的根本原因,是因為你有價值。

舉個例子,平台讓我去講課這件事,因為我有一定的成績和作品背書,去群里分享,能夠提升社群的活躍度和價值感,讓成員更有歸屬感,這樣能夠帶來直接的收益,因此這是一種雙贏的合作。

這樣的例子在人際交往中不勝枚舉。

2013年,小馬宋對邏輯思維背後的商業模式產生興趣,但苦於一直沒有機會見到創始人羅振宇。

直到2014年,邏輯思維推出一款月餅,只要集齊月餅中的10張節操券,就能獲得與羅振宇見面的機會。

小馬宋馬上抓住契機,一口氣拿到了200張,等同於獲得跟羅振宇見面的入場券。

見面時,深諳營銷之道的小馬宋是這麼介紹自己的:

經歷:奧美創意總監,藍標策劃總監。

榮譽:戛納廣告節獲獎。

做過的事:一個有3萬訂閱的公眾號,賣了1萬本書。

小馬宋對羅說:當時我的訂閱號只有2萬粉絲,在線上賣了1萬本書。

通過一系列數字和成績的呈現,小馬宋成功引起羅振宇的注意,兩人也產生了商業合作。

社交合作,往往是一種勢均力敵的雙贏,貴人給你機會,你也要能夠為他提供價值。

沒人會去幫一個對自己毫無貢獻的人,尤其是那些有錢有地位的人,更不會無緣無故幫你。

3.不要害怕被拒

我們總是在內心祈求貴人出現,可是當你遇到了貴人,你敢開口請求他們幫忙嗎?

答案往往是不敢,因為我們都害怕被拒絕了。

17歲輟學,19歲當董事長的傳奇人物——脫不花,可以說是貴人運爆棚的典型代表,這跟她的主動求助,不害怕拒絕的精神,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

初入廣告行業的脫不花只是一個小透明,但她一點也不會妄自菲薄,反而敢於主動鏈接貴人。

一次,脫不花聽到了時任北京奧美總經理的湛祥國先生的授課,當天課程的主題是“如何做提案”。

那天之後,脫不花剛好收到了一次比稿邀請,沒有經驗的她,鼓起勇氣給湛祥國先生打求教電話,沒想到竟然得到湛祥國先生的親自指導。

雖然那次比稿失敗了,但脫不花因此找到成功的”秘籍“,不斷鍊接貴人。

由於這種自信的心態,脫不花身邊出現了一個接一個的貴人,有安利中國的總經理,點子大王何陽,台灣成功學大師尚致勝白崇賢,易學專家張其成。

這些人的指導和傳授,讓脫不花經歷了脫胎換骨的成長,讓她的眼界和格局不斷上升,最終從一個普通人逆襲為江湖傳奇。

馮唐有句很經典的話,不害怕,不著急,不要臉。

在社交中,尤其需要這種”不要臉“的精神。

學會用一種開放性的態度去鏈接貴人,展示自己好學和努力的一面,貴人也會被你正面的能量場所感染,認為你是一個值得培養的人才,從而一次次地幫你。

4.抓住一切機會亮相

拿我幾次分享的經歷做例子。

第一次,我在群裡發個人介紹裡面,提了一嘴寫爆文的經歷,於是引起了群友和群管理的關注,畢竟,寫了一個月能出10萬+爆文的小白,還是很少的。

而當時群裡都是寫作小白,大家都很想知道,小白應該如何逆襲。

第二次,我參加簡書的活動,就是希望能夠在電台做分享,簡書的寫作者據說幾十萬人了,作為幾十萬分之一,編輯能看到你嗎?完全不可能,除非你在某個活動脫穎而出。

第三次,我在富書群冒泡,是因為我暗自做了評估,跟往期嘉賓比起來,我的水平處於中上游,有機會可以”上台”分享。

於是主動往群里分享文章,就是希望被看到。

這幾次”自我推銷“,都讓我如願以償了。

這個時代,牛人真的太多了,不要想著讓別人來發現你的好,貴人才沒那麼閒呢。

在篤定自身實力的同時,要學會抓住一切機會展示自己,這才是最高效的努力。

心理學上的熟人鏈效應提到,

世界上任何兩個人只要通過五、六站的中間關係,就可以屬於一個共同的熟人圈。

換言之,其實貴人就藏在你的圈子裡,他可能是你身邊非常熟悉的朋友,也有可能是你朋友的朋友,總之離你並不遙遠。

你沒有遇到貴人,往往是因為沒有機會展示自己。

可口可樂的創始人彭伯頓說過一個經典不衰的句子,如果我有25000美元,我願意花24000美元來給可口可樂打廣告,用剩下的1000美元進行生產。

這個道理也適用於努力,盡最大的努力為自己“打廣告”,剩下的精力就是“產出好內容”。

世上所有的貴人運,暗中都標好了價碼,你要得到別人的幫助,就要標出自身的價值。

努力,沉穩,而後遇貴人,如此而已。

來源: value101

Check Also

【啟示錄攻略 6 [1/2]】神子復仇記

啟示錄攻略 6-1 – Cantonese Ministry

【啟示錄攻略 6 [1/2]】神子復仇記 [粵語] 我們現在已經明白撒旦透過他的僕人敵基督掌管世界的計謀,但他的控制會是短暫的因為神子耶穌基督將破壞他的派對。最後神的容忍已經到了極限,基督將使用七印、七號角和七碗代聖徒報仇。 We have now studied into Satan’s grand plans and how …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