彌迦書

彌迦書 Micah

主要內容

全書可分為三部分,每部分都以“你們要聽”(《現代聖經譯本》)為開始。書中包含譴責、懲罰的警告及祝福的應許。

第1部分

(覆蓋彌迦書1:1-2:13)。耶和華從聖殿出來,要懲罰撒馬利亞拜偶像的惡行。上帝必使她變為“亂堆”,“也必將她的石頭倒在谷中”,打碎她的一切偶像。她的創傷必無法醫治。猶大也必承擔罪責,敵人必直搗“耶路撒冷的城門”。圖謀姦惡的人必遭報哀哭:“我們全然敗落了!”

之後,經文突然把注意引到耶和華的憐憫之上,預言者奉耶和華之名宣布説:“雅各家啊,我必要聚集你們,……安置在一處,……又如草場上的羊群;因為人數眾多就必大大喧嘩。”(彌迦書2:12)

第2部分

(覆蓋彌迦書3:1-5:15)。彌迦繼續説:“雅各的首領,以色列家的官長啊,你們要聽!”有一個嚴厲的警告向那些“惡善好惡”、壓迫同胞的人發出。這些惡人“打折他們的骨頭”。 (彌迦書3:1-3)惡人包括沒有予人正確指引的假先知在內,他們使上帝的子民流離失所。宣揚這樣的信息必須具有超越常人的勇氣才行!但彌迦卻滿懷信心地説:“至於我,我藉耶和華的靈,滿有力量、公平、才能,可以向雅各説明他的過犯,向以色列指出他的罪惡。”(彌迦書3 :8)他對流人血的首領們所作的嚴正聲討達到了高潮:“首領為賄賂行審判;祭司為僱價施訓誨;先知為銀錢行占卜。”(彌迦書3:11)是故錫安必被耕種像一塊田,耶路撒冷必變成亂堆。

其後預言再次出現強烈的對照,它指向“末後的日子”,提出有關耶和華的崇拜在他的山上復興過來的偉大預言。 (彌迦書4:1)許多國的民必登這山以學習耶和華的道,因為他的訓誨和言語必出於錫安和耶路撒冷。他們不再學習戰事,各人都要坐在自己的葡萄樹和無花果樹下。他們必不害怕。讓萬民各奉己神的名而行好了,但真正的敬拜者必奉耶和華他們上帝的名而行,上帝必作王治理他們,直到永遠。然而,錫安必先被擄到巴比倫去。當她復興時,耶和華必打碎她的仇敵。

至此彌迦預言有一位以色列君王從伯利恆以法他而出,他的“根源從亙古”就有。他必‘倚靠耶和華牧養羊群’,而且成為尊大,不是僅在以色列,而是“直到地極”。 (彌迦書5:2,4)入侵的亞述人只會曇花一現,因他必被擊退,其地必成廢土。 “雅各餘剩的人”必在列國中有如“從耶和華那裏降下的露水”,又如獅子般勇猛。 (彌迦書5:7)耶和華必根除謬誤崇拜,向不順從的列國施行報應。

第3部分

(覆蓋彌迦書6:1-7:20)。經文展開一段訴訟形式的感人對話。耶和華“控告”以色列,並讓大山小山作見證。 [16]他向以色列挑戰,要他們提出證言,然後他憶述往日如何本著正義善待他們。耶和華對世人有甚麽要求?並非要他們獻出巨量祭牲,而是要他們“行公義、好憐憫,存謙卑的心,與上帝同行。”(彌迦書6:8)這一切在以色列國中都付諸闕如。他們不但沒有絲毫公平、慈愛,反而愛用“不公道的天平”,充滿強暴、謊言和詭詐。 (彌迦書6:11)他們絶沒有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,反而仿效在撒馬利亞作王的暗利和亞哈,隨從他們的惡謀,崇拜偶像。

預言者為百姓的道德淪亡而痛心疾首。甚至他們當中“最正直的,不過是荊棘籬笆”。 (彌迦書7:4)他們在密友和家人中間都居心叵測。但彌迦並沒有因此而心灰意冷。 “我要仰望耶和華,要等候那救我的上帝;我的上帝必應允我。”(彌迦書7:7)他警告其他人別因耶和華懲治他的百姓而沾沾自喜,因為拯救終必來臨。耶和華必牧放餵養他的百姓,把“奇事”顯給他們看,使列國大驚失色。 (彌迦書7:15)在結束此書時,彌迦稱頌耶和華的豐盛慈愛,從而把自己名字的含意反映出來──‘有何神像耶和華’呢? (彌迦書7:18)

來源: BibleProject – Cantonese & zh.wikipedia.org/wiki/彌迦書

Check Also

【啟示錄攻略 7 [1/2]】大結局:放生撒旦再度迷惑?

啟示錄攻略 7 – 1 – Cantonese Ministry

【啟示錄攻略 7 [1/2]】大結局:放生撒旦再度迷惑? 啟示錄記載耶穌帶領大軍成功擊敗敵基督軍團,但捉拿撒旦後竟然不毀滅他反而暫時禁閉他,一千年過後再讓他迷惑世人? Revelation records that after Jesus wins his ultimate battle against the …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Sahifa Theme License is not validated, Go to the theme options page to validate the license, You need a single license for each domain name.